2016年2月18日 星期四

【痛風症狀的正確飲食原則,這樣吃就沒錯!】





● 引起痛風的誘因

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風的主因。研究指出在男性身上,血尿酸濃度愈高者,出現痛風症狀的機會愈高,血尿酸濃度超過每公合9毫克者,4.9%會出現痛風。近年的大型流行病學研究發現,痛風與飲酒(尤其是啤酒)、過量的肉類海產(尤其是內臟及帶殼海鮮)攝取有關,近來的研究指出高糖(如碳酸飲料及果糖)會導致痛風。另一方面,維生素C,咖啡和奶製品則可能對阻止痛風的發生有所幫助。

酒精引發痛風的原因是因為酒精在肝組織代謝時,大量吸收水份,使血濃度加強,使得原來已經接近飽和的尿酸,加速進入軟組織形成結晶,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(敏感)而造成炎症。一些食品經過代謝後,其中部分衍生物可以引發原來積蓄在軟組織的尿酸結晶重新溶解,這時可誘發並加重關節炎。此外,劇烈運動、肥胖及壓力亦會導致尿酸濃度上升,誘發痛風。

痛風大多在半夜才發作是因為晚上睡覺時,人體的抗炎物質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在半夜時分泌最少,加上睡眠時酸鹼值因體內累積二氧化碳而偏向酸性,而腳趾的溫度較低,加上腳趾附近的液體會被身體吸收使尿酸濃度增加,因此痛風最易在半夜出現在腳拇趾的部位。

● 會增加痛風機率的食品

過去的觀念是認為高嘌呤成份食品會增加痛風機率,但現在則認為除了啤酒及發酵食品外,所有植物性的食品都不需注意嘌呤含量;而且預防及治療痛風就是預防及治療代謝症候群的方法。

【老蘇沒教的事】粉絲頁按讚,追蹤優質好文→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oldsunotteach
【食療健康養生園地】加社團,觀看健康資訊→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health.tw



● 需要控制的飲食

1. 精緻糖:包含果糖及果汁、但水果相對安全,而麥芽糊精是常見食品及奶粉添加物、麥芽糊精有精緻糖的危害卻沒有精緻糖的甜味

2. 飽和脂肪:包含肥肉、奶油、酥油、棕櫚油

3. 高升糖指數食品:以預防糖尿病、中風及心血管疾病的標準控制即可,這樣尿酸自然降下來

4. 飲水不足:大多數飲料都不能算進飲水量內;也要注意利尿劑會妨礙尿酸排泄、嚴重時引發痛風,因此具有利尿功能的飲食(如茶、咖啡、一次喝太多水)及藥物,都代表需要更多的總飲水量;痛風患者需大幅增加總飲水量且少量多次飲水,是預防復發的第一步(但在睡前一段時間要減少飲水、以避免增加夜尿問題、因睡眠不足會引發痛風),建議每天至少2000cc以上(若較嚴重的腎臟疾病需依醫生指示)

5. 高鈉飲食:主要是為了避免高血壓對腎臟的傷害,腎功能過差會讓尿酸排不出來

6. 總熱量過高或過低:體重正常者以不會發胖最安全、肥胖及中央肥胖者以每月減肥1~2公斤最安全

7. 酒類:尤其是不喝啤酒及烈酒稀釋後飲用

8. 帶殼海鮮、魚皮、動物皮與內臟、肉汁、高湯、火鍋湯

9. 乳酸飲品:主要是避免高糖者、酵母菌

10. 瘦肉等高蛋白食品:以避免腎臟負擔過重的標準控制即可

【老蘇沒教的事】粉絲頁按讚,追蹤優質好文→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oldsunotteach
【食療健康養生園地】加社團,觀看健康資訊→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health.tw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