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生的方法,可謂多如牛毛!其實,真正的養生是養「心」。
常聽到人們說的一句口頭禪:「活得好累!」是啊,當今社會是生活節奏日益加快,競爭激烈的資訊時代,人人的腳步像上了發條似的,不停地向前飛跑。
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。如長期處於過度的精神緊張狀態,日積月累,難免有朝一日心理防線不被壓垮
使人陷入尷尬的困境之中,產生過度緊張、焦慮、煩躁、惱怒、抑鬱等不良情緒,導致心理障礙,極易引發高血壓、心臟病、消化性潰瘍、糖尿病、神經症、婦科病、甚至癌症,影響健康和生命。
要想活得自由自在,卻病延年,注重養「心」為第一要務。
● 一.是靜心
心有兩種,一是真心,一是妄心。真心是水,妄心是波,波因風動,風止波息,而水不動。寂然無念,是無心心也。
要心靜就要時時觀照自己,學會放下,去自我,除雜念,息妄想。做普通人,持平常心,恬淡度日,「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」,物我兩忘、靜如止水。
這樣,就會正確面對生活,面對人生,遠離顛倒夢想,獲大自在。
● 二.是清心
面對萬丈紅塵的擾攘,人有時候難免會有妄想,有煩惱,有是非,有差別。
如何去除妄念雜染的心呢?佛家主張「萬念歸一,清心滌慮。」所以我們要有菩提正覺,用正念去清心,用禪定來養心,用念佛來淨心。
做到心清如水,視榮辱升降為過眼雲煙,可將外界一切干擾拒之門外,自得其樂,樂而心身康泰。
【老蘇沒教的事】粉絲頁按讚,追蹤優質好文→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oldsunotteach
【食療健康養生園地】加社團,觀看健康資訊→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health.tw
● 三.是善心
善,是修心養性的根本。佛經上說: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」
人來到這個世界上,不是為了享樂而是為了感恩。因此,要「去惡從善」,首先要淨化自己的心靈。
不起小小的惡念,不做損人利已的惡事;要有讓眾生離苦得樂的思想言行,要做一切維護眾生利益,造福眾生的善事。
從行善中體驗什麼是幸福,什麼是真正的人生,不枉到人世間走一回。
● 四.是忍心
憨山大師《醒世歌》:「紅塵白浪兩茫茫,忍辱柔和是妙方。到處隨緣延歲月,終身安分度時光。」
百事忍為上,能忍亦豪傑。有了容忍的大度,心胸像虛空宇宙,就能容納世界萬有。
既可排除自己種種敗壞的心境,又有良好的家庭和人際關係,人也就自然樂在其中。
● 五.是用心
人生在世,如果自己不會用心,就會被心所用,成為心的俘虜,所謂心為形役。
心常被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和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等五欲六塵所左右,致使愚癡無明、貪愛染著。
所以我們要懂得用心,時時返觀自省,明白心物既俱虛幻而不可得,打破妄知妄見,狂心息處,身心消殞時,才能夠明心見性。
這樣,心身了無牽掛,活得瀟灑過得自由。
有了這五心,何來「心」累的羈絆呢!
【老蘇沒教的事】粉絲頁按讚,追蹤優質好文→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oldsunotteach
【食療健康養生園地】加社團,觀看健康資訊→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health.tw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